熟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,1840年发生的第一次鸦片战争,直接导致了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,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。战败后的清政府,在大英帝国的武力威逼下,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《南京条约》。此后,西方列强纷至沓来,都想借助自身强大的实力在中国分一块蛋糕。
鸦片战争战败后,当时的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1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,同时弥补由于大量鸦片输入国内而造成的财政亏空,因此加紧了对百姓的横征暴敛。与此同时,关口开放后,西方国家的工业品大量倾销,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,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。
随着民族矛盾的加剧以及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,广大的农民再也无法忍受饥寒交迫的生活,便纷纷揭竿而起,反抗斗争此伏彼起。正是在这种时期,一场声势浩大、席卷了中国整个南方国土的农民起义运动开始了,这便是由#洪秀全#、杨秀清等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。
【资料图】
1844年,洪秀全和好友冯云山在广西传教,二人以《劝世良言》为基础,喊出了天下大同、平均地权的口号,短短数年时间内笼络了不少教众。在这其中,就包含了日后赫赫有名,威震大江南北的杨秀清、萧朝贵、石达开等人。
1850年1月11日,眼看着时机成熟,洪秀全和杨秀清、冯云山、萧朝贵、韦昌辉、石达开等领导核心,率众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,太平天国宣告成立。得知消息的清政府,立刻派兵前去镇压。
此时的太平军已经装备了抬枪、土炮、火球弹、母子炮、五子炮等等,虽说这些武器不算先进,但是面对主要以大刀长矛为主的广西清军,优势一目了然。在击退了当地清军的围剿后,洪秀全依照《周礼》对军队进行了改编,将太平军从上至下分为军、师、旅、卒、两、伍。
5人为一伍,有一个伍长带领;5个伍25人为一两,设置一个司马;4个两100人为一卒;5个卒500多人组成一旅,5个旅组成一师,5个师为一军。正是有了如此严密的组织架构,太平军得以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对抗腐朽的清军。
1851年5月,清政府派两路大军分南北进攻,企图一举剿灭太平军。在洪秀全和杨秀清的带领下,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,太平军击败了向荣所率领的清军。同时,趁着清军新败,士气低落的时候,太平军攻克了永安城。不甘失败的清政府,再次调集了5万大军对太平军所在的永安城发动了进攻。这一战耗时五个月,在战死了四个总兵后,清军依然没能攻克永安城。
眼见太平军不但没有被消灭,反而越来越壮大,清政府急忙派遣两江总督李星沅到广西,力图将这次起义彻底绞杀。贵为两江总督的李星沅是一位颇有谋略的帅才,但奈何广西的官员对他是阳奉阴违,麾下的几个大将也是各怀鬼胎。最终,在太平军撕开了他辛苦布置的防线后,李星沅忧愤成疾,不久便撒手人寰。
自永安突围后,太平军一路转战桂林、全州、郴州、长沙,终于在1853年1月攻克武昌。在此期间,太平军两位优秀的将领,冯云山和萧朝贵先后阵亡。在攻打武昌的时候,清廷湖广总督吴文镕在太平军的前后突袭下力战不敌,为了不受凌辱,他跳入水塘自杀而死。
1853年2月,洪秀全等率领号称50万众、船1万余艘,夹江东下进攻南京。两江总督陆建瀛组织军民进行抵抗,但奈何寡不敌众,终力竭而死。占领南京后,洪秀全将南京定位都城,改成天京。为了巩固天京城,洪秀全又派兵攻占镇江、扬州,与天京形成掎角之势。
除了李星沅、吴文镕、陆建瀛这三位阵亡的总督外,清廷损失的第四位总督便是新上任的两江总督何桂清。
何桂清,字丛山,号根云,云南昆明人。乃清道光十五年进士,先后担任过司经局洗马、署理吏部右侍郎、兵部右侍郎、户部右侍郎等一职。陆建瀛战死后,咸丰帝便安排他走马上任,担任了新的两江总督。
可就是这样一位受到咸丰帝倚重的封疆大吏,在常州、苏州接连沦陷之后,为了惜命,他临阵脱逃,最终导致了江南大营被太平军再次攻克。1862年,何桂清被清廷革职处办,同年12月21日,被清廷在京师菜市口弃市问斩。
《清史稿》评论:“以才敏负一时之望,膺江表重寄。桂清无料敌之明,又失效死之节。身名俱陨,罪实难辞。”
太平天国运动期间,除总督之下,清军战死的巡抚共有六位,而巡抚之下的都统、总兵、都司也有许多,可见太平军的实力有多强。
从1851年兴兵,到1864年天京陷落宣告失败,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——太平天国革命共坚持了14年,势力扩展到17个省,有力地打击了腐朽的清廷统治和外国侵略者,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,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。
标签: